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安史之乱后 节度制对王朝构成威胁 唐朝为何不直接废除呢?

还不知道的读者:唐朝的节度使制度,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继续往下看~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没有废除节度使制度呢?

公元755年,唐朝爆发安史之乱。这场内乱是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挑起的。唐朝一共花了8年时间才平息了这场内乱。这场内乱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点大家都认同,那就是与节度使制度有关。如果没有这个制度,安史之乱绝对可以避免。由此看来,节度制制度不利于巩固唐朝的统治,顺理成章地应该废除。

但事实上,安史之乱后,唐朝并没有废除节度使制度,而是继续沿用。节度使制度一直沿用到唐朝灭亡。唐朝之所以没有废除节度使制度,主要是因为这个制度有太多的优点。

节度使制度可以说和另外一个制度是一样的,那就是诸侯制度。番镇是唐代行政区域的名称,节度使管辖番镇。看上去他们和当时的县制或者省制的巡抚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差别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如果真的和郡县制一样的话,唐朝就不会采用这种制度了。

梵真由“梵”、“真”两个字组成。 “番”是防御的意思,“镇”不是地方行政单位。在古代,原意为军事重镇。这样看来,这两个词的意思就是保护军镇,和现在军区的意思有些类似。不过,封建城镇并不只是军区那么简单,因为军区只控制军队,而封建城镇还控制地方。我们稍后会讨论这个。我们先来看看诸侯城镇和节度使是如何出现的。如果我们了解了它们产生的原因,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它们在唐朝后期没有被废除。

藩镇的出现与唐朝的军事制度有关。诸侯城镇是在旧军事体制出现问题后才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所谓兵制,就是士兵的产生方式。在藩镇出现之前,唐朝的军事制度是府军制度。符军事制度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但在唐代出现了重大问题,无法再使用。

官府军事制度是西魏权臣宇文泰建立的。据史书记载:“西魏八年,宇文泰仿周颠,置六军,合为百郡,各郡将领,隶二十四将。”诸军,各开州各率一军,十二将人,各将统两府,一柱统二将,每柱六人为嘉节节度使统治。 ” 凡是在民间十六年的人才,将是宫中的士兵。这只是谈论军事制度的构成,并没有说士兵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再来看看《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军事制度的现状。

“魏末,兵荒马乱,兵权置方府,南征北战,居所不定,家园未完全封锁,土地稀少,长满桑树。” “我很伤心!所有士兵都属于州县,他们的开荒记录都有记录。军政府将与人民一起,照常领导军队。”这是隋文帝颁布的圣旨。

上面两段史料记录了军事制度的概况。简单来说,国家将无主的土地分配给士兵,士兵免费耕种,不需要纳税。然而,这些士兵是受军政府统治的。平时,这些人都是在地里劳作的普通人。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就是军人,肩负着保卫家园和国家的责任。他们的后代也是军人,继续肩负着保家卫国的责任。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富兵系统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首先,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毕竟,这些人耕种自己的土地,不需要国家的支持;第二,能够在动荡时期迅速恢复生产力,为国家创造大量财富;第三,他们回到国家,不属于个人,将军很难掌握军事力量来威胁国家。当然,凡事都有优点和缺点,符兵系统也有缺点。正是这些缺点,使得府兵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一,如果国家长期太平,就不会有太多无主土地。士兵数量将会增加,国家将没有多余的土地分配给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士兵的生活将会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可能会想办法夺取其他自有土地。

其次,军事制度主要建立在耕地较多的地方,因为可以耕种。在边境地区可能不太适用,因为没有多少土地可以耕种,根本没有办法养活太多的士兵。如果把部队从内地调到边境,士兵们肯定不愿意。毕竟他们自己还要务农。行军需要很长时间,如果战争持续很长时间,他们的土地就会被废弃,他们的生计来源就会丧失。如果是向外扩张,只会让他们离家越来越远,这些人肯定不会高兴。

现在我们来看看唐朝的情况。唐朝建立后,国家确实太平了,但也不断对外扩张。在这种情况下,官军体制的弊端就会暴露出来。士兵的土地越来越少,常常要到边境去打仗。于是,士兵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有的甚至解决不了温饱问题,心情也越来越低落。甚至还有不少逃兵。唐朝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决定放弃军事制度,采用新的制度,而这个新制度就是征兵制度。

与政府军队制度相比,征兵制度非常简单。国家花钱招募士兵。在这种情况下,士兵是职业军人,由国家维持。既然国家花钱招募他们,理论上他们对国家是忠诚的。看起来和现在的军事体系没有什么区别,但是运行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

前面说过,唐朝不断进行对外战争。这不仅涉及开拓新领土,还涉及保护边疆安全。唐朝招募的许多军队都必须长期驻扎在边境。我们不能说,战后就撤回京城,下次再打仗的时候再出去。这样就太麻烦了,而且很容易延误军机。因此,唐朝在边境上指定了很多地方供这些军队驻扎,比如安西节度使、北亭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朔方节度使等,每个地方都驻扎了一定数量的士兵。唐朝中央政府除了在地方驻扎大军之外,还不得不留下一部分军队驻守。中央的军队不仅是随时部署那么简单,还可以对驻扎在当地的军队起到威慑作用。

对于这些军队来说,中央军队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因为中央军队是由中央政府直接指挥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驻扎在当地的军队发生了变化。

由于唐朝不断对外扩张,周边政权不断进攻,边疆不断需要军队。就这样,驻扎在当地的军队逐渐被指挥他们的将领所控制。军队驻扎的地方行政权力也由将军掌握。毕竟军队需要经常使用,行政和军事不可能完全分开。这些控制军队和地方行政的将军就是节度使,军队驻扎的地方就是封建城镇。此时节度使不仅控制军队,还控制地方行政权甚至财政权。他看起来几乎就像一个王子。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件事。就唐朝的情况来看,诸侯城镇的形成可以说是必然,也是形势所迫。毕竟,征兵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后,唐朝也没有更好的选择。而且从最初的情况来看,节度使制度虽然形成了,但仍然是由中央政府控制的。节度使由中央任命。无论他任职多久,中央都有权随时调动他。而且,即使节度使后来能够世袭,他在财政上仍然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当然,很多节度使在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力后,也逐渐掌握了财政权,但无论如何,他们对中央政府的财政依赖还是比较大的。只要中央掌握着财政大权,节度使就还不敢轻举妄动。这一点是节度中央控制的关键。

不仅如此,每个节度使所控制的军事力量都不是很大。比如安西节度使和北庭节度使控制的军队只有2.4万人。五位岭南总督控制的军队仅约15,000人。控制着最大军队的范阳节度使军队约有91,000人。唐玄宗在位期间,共有节度使10人,所辖军队总数约48.7万人。看似不少,但心意却并不相同。节度使大多忠于中央政府。前面说过,中央政府也有很多大型军队,称为禁军。禁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有些战争,地方军队不参与,中央禁军直接参与。原因是他们害怕节度军扩军太快,不容易控制。

在唐朝的调整下,可以说节度使制度的弊端几乎全部得到了解决。虽然节度使可以掌控军队和地方财政大权,但中央政府却可以通过财政牢牢控制节度使。而且在军事上,中央禁军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一般情况下,节度使对中央的威胁可以说是很小,利大于弊。正因如此,唐代一直沿用这一制度。

估计很多人会问,既然节度制制度利大于弊,而且唐朝也解决了这些弊端,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安史之乱呢?安史之乱之所以发生,并不是体制问题,而是与安禄山有关。安禄山权势极大,兼任平陆、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平卢节度使军37500人,范阳节度使军91400人,河东节度使军55000人。也就是说,安禄山正常控制的军队数量是十八万三千九万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尽管节度使在财政上受到中央政府的限制,但他的军队却非常有效。只要在短时间内占领其他地方,节度使就可以解决财政问题。这样的话,安禄山就敢造反。可以说,十八万多的大军,在对手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占领其他地方,是小事一桩。这也是安禄山敢于造反的原因。

现在问题来了,唐朝为什么要让安禄山担任这么多节度使呢?难道他们不明白其中的危险吗?唐朝确实明白其中的危险,但唐朝这样做也不全是坏事,也有好处。安禄山身居多职,权力很大,在朝廷中影响力很大。只要安禄山支持皇帝,那些反对中央政策的世家和官员就不敢轻举妄动。安禄山对他们的威慑作用很大。这对皇帝来说还是很好的,省去了很多麻烦。皇帝可谓借刀杀人。而且,唐朝中央还有人可以限制安禄山。这也算是一种力量平衡,安禄山不敢乱来。

后来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安禄山不再忠于皇帝,唐朝无人能够约束安禄山,所以安禄山就有了造反的机会。这与李林甫的死有直接关系。李林甫虽然不是忠臣,但足智多谋,安禄山也不敢在他面前肆意妄为。然而,他死后,继位的杨国忠却不是安禄山的对手。而且,安禄山和太子的关系也不好。再这样下去,太子即位后安禄山的日子肯定会不好过。这样看来,谁坐在安禄山的位子上,谁都会造反。

不过,这并不代表节度使的制度有问题,只能说明人事有问题。只要不许一人兼任,节度使制度就不会有大问题。

正因为如此,安史之乱后,唐朝继续沿用节度使制度。而且这些总督基本上都服从中央政府。即便是那些反对中央政府的武使,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仍然遵守中央政府的法令,能够继续好好运作。安史之乱后,反对中央的节度使并不多,对中央的威胁并不大。而且,唐朝后来的灭亡,与其说与节度使的割据统治有很大关系,不如说与中央政府的政策有关。由于皇帝的无知导致了黄巢起义,很多节度使有了再次割据统治的机会。如果不是皇帝昏了,这个系统还可以运行。

宋朝时期,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军队虽然有征兵制度,但都是集中的,不驻扎在地方。虽然不存在诸侯割据的问题,但却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的锐减,给中央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这也说明了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在当时还是非常实用的。事实上,在当时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确实很难。毕竟,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科技发展水平与现在相差甚远,体制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参考:

《唐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篇:高阳百日预言的内容是什么?高阳预言能力详解 下一篇:唐宪宗给了韩愈活路 韩愈再次上书与唐宪宗和解
推荐故事
在古代 如果打仗的时候贴出不战牌 战争会立即停止吗? 杨光三下江南看琼花 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道光为何不喜欢长子仪威? 陈友谅灭亡后 朱元璋为何称王? 周武王死后 为什么辅佐的是周公而不是姜子牙? 汉末三国时期 凉州军阀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星落仓在历史上有多重要?星落仓有多少粮食? 春秋初期的情况是怎样的?齐衡公是如何登上霸主之位的? 古代皇帝每道菜只吃三口 他们用剩下的饭菜做了什么? 曹魏政权是怎样建立的?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古代 宫廷里也有侍卫活动 为什么守卫不使用净化? 郑和下西洋有何特殊意义?它与明朝的外交政策有何联系? 古代侍卫亲自保护皇帝 为什么皇帝不担心他们受贿? 古代的银子是什么样子的?电视剧里的那些都是真实的吗? 古代皇帝是如何选择侍卫的?除了高超的武功之外 他们还需要什么? 古代战争 尸体多 他们最后去了哪里? 古代 士兵打仗 没有银行 士兵们如何处理军饷? 古代打仗 双方将领会先互相挑战吗?正史中有记载吗? 历史上汉唐明朝宦官干涉政治的现象有多严重? 古代战争靠什么?古人呼阵的作用是什么? 颜真卿墓在哪里?颜真卿墓之谜详解 颜真卿有政治才能吗?颜真卿恢复朝纪详解 颜杲清和颜真卿是什么关系?颜高卿与颜真卿关系简介 刘恒的陵墓为何选择靠近灞河的一座山? 长城除了抵御外敌之外 还有什么作用? 道士、方士、术士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李自成能攻克京师 为何不能创建新王朝? 吕雉上台前后性格为何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称号:李靖 唐朝将领 他和陈塘关李靖是同一个人吗? 周朝灭亡了封建制度 刘邦为何还坚持封建制度?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