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jiǎ]

[jiǎ]

部首:部首笔画: 2画总笔画: 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叚:9; )

  • 五笔编码:NHFC
  • 仓颉编码:RYSE
  • 四角号码:77247
  • UniCode:U+53DA
  • 规范汉字编码:6965
  • 基本解释


    jiǎ
    同“假1”。

    笔画数:9;
    部首:又;
    笔顺编号:51211515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姓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3册,第20部,又部,26
    [ 故训彙纂 ]:309|0387.3
    [ 说文解字 ]:编号1918,第03卷下,又部第26字
    [ 康熙字典 ]:页166第11
    [ 汉语字典 ]:卷1页0398第04
    [   辞 海   ]:卷2页3710第2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叚)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口又(kouyou)  [ 汉字部件构造 ]:叚
    [ 笔顺编号 ]:512115154
    [ 笔顺读写 ]:折横竖横横折横折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jiǎ]

    [《廣韻》古疋切,上馬,見。]

    “假1”的古字。

    (1)借。

    (2)虚假,非真。

    [②][xiá]

    [《集韻》何加切,平麻,匣。]

    姓。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又字部】 叚; 康熙笔画:9; 页码:页166第11(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古馬切【集韻】舉下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古疋切,上35馬,jiǎ,假開二上麻見
    [ 国 语 ]:jiǎ,jià,xiá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三】【又部】 编号:1918
      叚,[古雅切 ],借也。闕。

     古文叚。
     譚長說:叚如此。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