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yù]

[yù]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14画

康熙字典笔画: ( 蜮:14; )

  • 五笔编码:JAKG
  • 仓颉编码:LIIRM
  • 四角号码:53150
  • UniCode:U+872E
  • 规范汉字编码:5704
  • 基本解释



    传说中一种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鬼蜮(喻阴险的人)。

    笔画数:14;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1251153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10册,第4部,虫部,136
    [ 故训彙纂 ]:2015|2093.10
    [ 说文解字 ]:编号8874,第13卷上,虫部第136字
    [ 康熙字典 ]:页1087第10

  • 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虫,或(yù)声。本义:鬼名。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射人的动物)
    同本义〖afabulouscreature,saidtobelikeaturtleandblowpoisonoussandinman’sface〗
    为鬼为魊。——《诗·小雅·何人斯》。传:“短狐也”
    蜮伤躬只。——《楚辞·大招》
    又如:蜮势鬼形(形容像鬼怪般凶恶吓人的样子);蜮祥(灾变将至的征兆);蜮射(蜮含沙射人为灾,使人得病)
    一种食禾苗的害虫〖akindofinjuriousinsect〗
    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吕氏春秋》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虫或(chonghuo)  [ 汉字部件构造 ]:虫戈口一
    [ 笔顺编号 ]:25121412511534
    [ 笔顺读写 ]:竖折横竖横捺横竖折横横折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yù]

    [《廣韻》雨逼切,入職,云。]

    [《廣韻》胡國切,入德,匣。]

    (1)短狐。相传一种能含沙射人为害的动物。

    (2)通“螣”。食禾苗的害虫。

    [②][guō]

    [《集韻》古獲切,入麥,見。]

    通“蟈1”。

    蛤蟆。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蜮;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087第10(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雨逼切【正韻】越逼切,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职部泥母,niu?k
    [ 广 韵 ]:雨逼切,入24職,yù,曾合三入蒸云
    [ 平水韵 ]:入声十三职
    [ 粤 语 ]:wik6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三】【虫部】 编号:8874
      蜮,[于逼切 ],短狐也。似鼈,三足,以气䠶害人。从虫或聲。臣鉉等曰:今俗作古獲切,以爲蝦蟆之別名。

     蜮又从國。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