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bǐ] [pái]

[bǐ] [pái]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14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箄:14; )

  • 五笔编码:TRTF
  • 仓颉编码:HHHJ
  • 四角号码:88406
  • UniCode:U+7B84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pái
    大的筏子。


    bēi
    古代一种竹制的捕鱼具。

    笔画数:14;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32511312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4册,第42部,竹部,61
    [ 故训彙纂 ]:1679|1757.5
    [ 说文解字 ]:编号2912,第05卷上,竹部第61字
    [ 康熙字典 ]:页886第31

  • 详细解释


    bǐ
    【名】
    宠篓之类的竹器〖bamboo'sbasket〗
    另见bēi


    pái
    【名】
    大筏〖bigraft〗,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用竹子或木头平排地连在一起。如:箄筏(大筏);箄船(当船用的竹筏或木桴)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卑(zhubei)
    [ 笔顺编号 ]:31431432511312
    [ 笔顺读写 ]:撇横捺撇横捺撇竖折横横撇横竖

  • 汉语字典解释

    [①][bǐ]

    [《廣韻》并弭切,上紙,幫。]

    笼。

    [②][bēi]

    [《廣韻》府移切,平支,幫。]

    竹制的捕鱼用具。

    [③][pái]

    [《集韻》蒲街切,平佳,並。]

    亦作“簰1”。亦作“1”。

    缚竹、木成排的渡河用具。也称筏。

    [④][bì]

    [《集韻》蒲計切,去霽,並。]

    同“箅1”。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箄;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886第31(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廣韵】幷弭切【集韻】【韻會】邊迷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府移切,上平5支,bī,止開三平支A幫
    [ 平水韵 ]:上平四支·上声四纸
    [ 粤 语 ]:bei6paai4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五】【竹部】 编号:2912
      箄,[并弭切 ],簁箄也。从竹卑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