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èr]

[èr]

部首:部首笔画: 3画总笔画: 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咡:9; )

  • 五笔编码:KBG
  • 仓颉编码:RSJ
  • 四角号码:61040
  • UniCode:U+54A1
  • 规范汉字编码:6876
  • 基本解释


    èr
    口旁,口耳之间:“负剑辟咡诏之。”
    蚕吐丝,引申为以丝作琴弦。
    古同“饵(噐 )”。

    笔画数:9;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122111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346|0424.5
    [ 康熙字典 ]:页186第01
    [ 汉语字典 ]:卷1页0612第04
    [   辞 海   ]:卷2页6940第4

  • 详细解释


    èr
    【名】
    口旁。两耳之间〖sideofmouth〗
    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礼记·曲礼》。注:“口旁曰咡。”释文:口耳之间曰咡。”
    口〖mouth〗
    循咡覆手。——《管子·弟子职》


    èr
    【动】
    蚕吐丝〖spin〗。如:咡丝(蚕口上下吐丝)。引申为以丝作琴弦
    黄丝咡素琴,泛弹弦不断。——《乐府诗集》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口耳(kouer)  [ 汉字部件构造 ]:口耳
    [ 笔顺编号 ]:251122111
    [ 笔顺读写 ]:竖折横横竖竖横横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èr]

    [《廣韻》仍吏切,去志,日。]

    [《廣韻》如之切,平之,日。]

    (1)口旁;口耳之间。

    (2)蚕吐丝。引申为以丝作琴弦。

    (3)通“餌”。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咡; 康熙笔画:9; 页码:页186第01(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集韻】【韻會】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如之切,上平7之,ér,止開三平之日
    [ 平水韵 ]:去声四寘
    [ 国 语 ]:èr
    [ 粤 语 ]:ji6mai1mai4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咡)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