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duó]

[duó]

部首:部首笔画: 8画总笔画: 21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8画 总笔画: 21画

康熙字典笔画: ( 鐸:21; )

  • 五笔编码:QLFF
  • 仓颉编码:CWLJ
  • 四角号码:86141
  • UniCode:U+9438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duó
    见“铎”。

    笔画数:21;
    部首:釒;
    笔顺编号:341124312522112143112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10册,第23部,金部,125
    [ 故训彙纂 ]:2388|2466.13
    [ 说文解字 ]:编号9335,第14卷上,金部第125字
    [ 康熙字典 ]:页1324第06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鐸)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金幸(jinxing)
    [ 笔顺编号 ]:341124312522112143112
    [ 笔顺读写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竖折竖竖横横竖横捺撇横横竖

  • 汉语字典解释

    [①][duó]

    [《廣韻》徒落切,入鐸,定。]

    “铎1”的繁体字。

    (1)古代乐器。大铃的一种。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或遇战事时用之。青铜制品,形如钲而有舌。其舌有木制和金属制两种,故又有木铎和金铎之分。

    (2)铃铛。晃荡发声。一般为球形或扁圆形,下开一条口,内置金属丸或小石子。用于牛马佩挂等。

    (3)檐铃,风铃。一般为金属制。唐代也有悬挂碎玉片的,风吹作响。

    (4)戳,啄。

    (5)见“鐸刀”。

    (6)指铎舞。

    (7)姓。春秋齐有铎父。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鐸;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1324第06(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待各切【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徒落切,入19鐸,duó,宕開一入唐定
    [ 平水韵 ]:入声十药
    [ 粤 语 ]:dok6nok6
    [ 闽南语 ]:tok8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四】【金部】 编号:9335
      鐸,[徒洛切 ],大鈴也。軍法:五人爲伍,五伍爲兩,兩司馬執鐸。从金睪聲。


  •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