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dūn]

[dūn]

部首:部首笔画: 10画总笔画: 22画

康熙字典笔画: ( 驐:22; )

  • 五笔编码:CYBT
  • 仓颉编码:SFYDK
  • 四角号码:78340
  • UniCode:U+9A50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dūn
    方言,阄割,割掉牲畜的睾丸或卵巢:驐马。驐狗。驐鸡。

    笔画数:22;
    部首:馬;
    笔顺编号:1211254444412515213134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2553|2631.5
    [ 康熙字典 ]:页1445第10

  • 详细解释


    dūn
    【动】
    [方言]∶去掉雄性家畜家禽的生殖器〖castrate〗。又如:驐鸡;驐牛;驐狗(阉狗)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馬敦(madun)
    [ 笔顺编号 ]:1211254444412515213134
    [ 笔顺读写 ]:横竖横横竖折捺捺捺捺捺横竖折横折竖横撇横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dūn]

    [《廣韻》都昆切,平魂,端。]

    方言。阉掉公畜公禽的生殖器官。参见“驐鷄”、“驐狗”。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馬字部】 驐; 康熙笔画:22; 页码:页1445第10(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集韻】
  • 音韵参考

    [ 广 韵 ]:都昆切,上平23魂,dūn,臻合一平魂端
    [ 平水韵 ]:上平十三元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驐)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