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cuì]

[cuì]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12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焠:12; )

  • 五笔编码:OYWF
  • 仓颉编码:FYOJ
  • 四角号码:90848
  • UniCode:U+7120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cuì
    同“淬”①。

    笔画数:12;
    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41343412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8册,第59部,火部,66
    [ 故训彙纂 ]:1359|1437.1
    [ 说文解字 ]:编号6445,第10卷上,火部第66字
    [ 康熙字典 ]:页673第24

  • 详细解释


    cuì
    【动】
    焠火,将金属加热后,浸于水或油中,急速冷却以加强其硬度〖quench〗
    焠,坚刀刃也。——《说文》
    清水焠其锋。——《汉书·王褒传》
    又如:焠针(火针)
    浸染〖becontaminated〗
    以药焠之。——《史记·刺客传》
    又如:焠轮(猎获野物之血染红车轮)
    烧…的外露表面或一部分〖scorch〗。如:焠掌(烧灼其掌);焠儿(引火的小木片。又名发烛、火寸);焠着(烧着)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火卒(huozu)
    [ 笔顺编号 ]:433441343412
    [ 笔顺读写 ]:捺撇撇捺捺横撇捺撇捺横竖

  • 汉语字典解释

    [①][cuì]

    [《廣韻》七内切,去隊,清。]

    (1)將金属加热后,浸于水或油中,急速冷却,以加强其硬度。

    (2)浸染。

    (3)点燃;烧灼。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中】【火字部】 焠;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673第24(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七內切【集韻】【韻會】取內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七内切,去18隊,cuì,蟹合一去灰清
    [ 平水韵 ]:去声十一队
    [ 粤 语 ]:ceoi3seoi6
    [ 闽南语 ]:chhuh4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火部】 编号:6445
      焠,[七內切 ],堅刀刃也。从火卒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