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zōng]

[zōng]

部首:部首笔画: 5画总笔画: 14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稯:14; )

  • 五笔编码:TQBT
  • 仓颉编码:HDUCE
  • 四角号码:22947
  • UniCode:U+7A2F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zōng
    古代计算禾束的单位,四十把为一稯。
    布八十缕为稯,即一种粗布。


    zǒng
    〔稯稯〕聚集,如“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子路曰:‘是稯稯何为者邪?’”

    笔画数:14;
    部首:禾;
    笔顺编号:31234345234354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6册,第44部,禾部,82
    [ 故训彙纂 ]:1632|1710.1
    [ 说文解字 ]:编号4433,第07卷上,禾部第82字
    [ 康熙字典 ]:页856第21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稯)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禾夂(hewen)
    [ 笔顺编号 ]:31234345234354
    [ 笔顺读写 ]:撇横竖撇捺撇捺折竖撇捺撇折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zōng]

    [《廣韻》子紅切,平東,精。]

    (1)古代计算禾把的单位。四十把为一稯。

    (2)通“緵”。古代计量织物经线密度的单位。八十缕为一稯。

    [②][zǒng]

    [《集韻》祖動切,上蕫,精。]

    见“稯2稯”。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禾字部】 稯;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856第21(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子紅切,上平1東,zōng,通開一平東精
    [ 平水韵 ]:上平一东
    [ 粤 语 ]:zung1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七】【禾部】 编号:4433
      稯,[子紅切 ],布之八十縷爲稯。从禾㚇聲。

     籒文稯省。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