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zhòu]

[zhòu]

部首:部首笔画: 3画总笔画: 6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6画 总笔画: 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紂:9; )

  • 五笔编码:XFY
  • 仓颉编码:VMDI
  • 四角号码:24100
  • UniCode:U+7EA3
  • 规范汉字编码:3645
  • 基本解释


    (紂)
    zhòu
    中国商代最后的君主,相传是暴君。

    笔画数:6;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12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火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1711|1789.2
    [ 康熙字典 ]:页944第25

  • 详细解释



    zhòu
    【名】
    驾车马后部的革带〖backleatherbelt〗
    纣,马緧也。从糸,肘省声。——《说文》
    车纣,自关而东,周、洛、韩、汝、颍而东谓之鞧,或谓之曲绹,或谓之曲纶;自关而西谓之纣。——扬雄《方言》
    商代最末的君主名,史称纣王〖nameoftyrant,lastemperorofShangDyn.〗。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桀纣贵为天子。——《吕氏春秋·功名》。注:“贱仁多累曰纣。”
    残义损善曰纣。——蔡邕《独断》
    以同言楚威王于侧纣之间。——《战国策·秦策》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纟寸(sicun)  [ 汉字部件构造 ]:纟寸
    [ 笔顺编号 ]:551124
    [ 笔顺读写 ]:折折横横竖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zhòu]

    [《廣韻》除柳切,上有,澄。]

    “纣1”的繁体字。

    (1)马緧,即驾车马后部的革带。

    (2)商代最后一个君主的谥号。一作受,亦称帝辛。相传是个暴君。历代著作中多以为暴君的典型。

    (3)村俗,粗野。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紂; 康熙笔画:9; 页码:页944第25(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除柳切【集韻】【韻會】丈九切,
  •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上声二十五有
    [ 粤 语 ]:zau6
    [ 闽南语 ]:tiu7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三】【糸部】 编号:8665
      紂,[除柳切 ],馬緧也。从糸,肘省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