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zhì]

[zhì]

部首:部首笔画: 5画总笔画: 12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痣:12; )

  • 五笔编码:UFNI
  • 仓颉编码:KGP
  • 四角号码:00131
  • UniCode:U+75E3
  • 规范汉字编码:5252
  • 基本解释


    zhì
    人体皮肤所生的有色斑点,没有痛痒等感觉。

    笔画数:12;
    部首:疒;
    笔顺编号:41341121454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火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详细解释


    zhì
    【名】
    皮肤上一种先天性的色素沉着区〖mole;nevus;naevus〗
    痣,黑子。——《广韵》
    初,贵嫔生而有赤痣在左臂,治之不灭。——《梁书·高祖丁贵嫔传》
    又如:痣疣(痣和疣。都是赘生在皮肤上的不痛不痒的小疙瘩。比喻多余而无用的东西)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疒志(bingzhi)  [ 汉字部件构造 ]:疒士心
    [ 笔顺编号 ]:413411214544
    [ 笔顺读写 ]:捺横撇捺横横竖横捺折捺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zhì]

    [《廣韻》職吏切,去志,章。]

    人体皮肤所生的有色的斑点或小疙瘩。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疒字部】 痣;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774第14(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集韻】【韻會】
  • 音韵参考

    [ 广 韵 ]:職吏切,去7志,zhì,止開三去之章
    [ 平水韵 ]:去声四寘
    [ 粤 语 ]:zi3
    [ 闽南语 ]:ki3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痣)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