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zǎo]

[zǎo]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12画

康熙字典笔画: ( 棗:12; )

  • 五笔编码:GMII
  • 仓颉编码:DBDB
  • 四角号码:50902
  • UniCode:U+68D7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zǎo
    见“枣”。

    笔画数:12;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523412523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6册,第39部,朿部,2
    [ 故训彙纂 ]:1117|1195.1
    [ 说文解字 ]:编号4335,第07卷上,朿部第2字
    [ 康熙字典 ]:页532第18
    [ 汉语字典 ]:卷2页1228第01
    [   辞 海   ]:卷7页0320第4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棗)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朿朿(cici)
    [ 笔顺编号 ]:125234125234
    [ 笔顺读写 ]:横竖折竖撇捺横竖折竖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zǎo]

    [《廣韻》子晧切,上晧,精。]

    亦作“栆1”。“枣1”的繁体字。

    (1)木名。鼠李科。落叶灌木或乔木。有直立或钩状刺,叶子卵形或长圆形。聚伞花序,小花,呈黄绿色,有花盘,多蜜。结核果,鲜嫩时黄色,成熟后紫红色,卵形、长圆形或球形,味甘甜,可食,亦供药用。木材坚硬,可供雕刻,或作车船、家具等。

    (2)枣树的果实。

    (3)姓。晋有枣据。见《晋书》本传。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棗;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532第18(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宵部精母,tz?
    [ 广 韵 ]:子晧切,上32晧,zǎo,效開一上豪精
    [ 平水韵 ]:上声十九皓
    [ 唐 音 ]:tzɑ̌u
    [ 国 语 ]:zǎo
    [ 粤 语 ]:zou2
    [ 闽南语 ]:cho2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七】【朿部】 编号:4335
      棗,[子皓切 ],羊棗也。从重朿。


  •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