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wèi]

[wèi]

部首:部首笔画: 2画总笔画: 10画

康熙字典笔画: ( 叞:10; )

  • 五笔编码:NFIC
  • 仓颉编码:XSFE
  • 四角号码:77240
  • UniCode:U+53DE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wèi
    古同“尉”。



    古同“尉”。

    笔画数:10;
    部首:又;
    笔顺编号:5131123454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康熙字典 ]:页166第18
    [ 汉语字典 ]:卷1页0399第03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叞)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尸又(shiyou)
    [ 笔顺编号 ]:5131123454
    [ 笔顺读写 ]:折横撇横横竖撇捺折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wèi]

    [《廣韻》於胃切,去未,影。]

    [《廣韻》紆物切,入物,影。]

    亦作“叞1”。

    (1)古代官名。春秋时有军尉、舆尉,秦汉以后有太尉、廷尉、都尉、县尉,又有卫尉、校尉等,皆简称尉,多为武职。

    (2)指担任尉官。

    (3)古代里一级的长官亦称尉。

    (4)现代实行军衔制国家所采用的军衔名称。在“士”之上,“校”之下。参见“尉官”。

    (5)“慰”的古字。安抚;慰问。

    (6)通“罻”。小网。

    (7)通“蔚”。茂盛;盛大。参见“尉茂”。

    [②][yùn]

    [《廣韻》紆物切,入物,影。]

    [《廣韻》於胃切,去未,影。]

    亦作“叞2”。“熨1”的古字。

    (1)烫熨。

    (2)指熨斗。

    [③][yù]

    [《廣韻》紆物切,入物,影。]

    亦作“叞3”。

    姓。战国时有尉缭。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又字部】 叞;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66第18(点击查看原图)
    【篇海】紆胃切,音尉。義同安也。又火斗,熨器。又音鬱。義同。
  • 音韵参考

    [ 国 语 ]:wèi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叞)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