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tuó]

[tuó]

部首:部首笔画: 12画总笔画: 20画

康熙字典笔画: ( 鼉:25; )

  • 五笔编码:KKLN
  • 仓颉编码:XRRWM
  • 四角号码:66716
  • UniCode:U+9F0D
  • 规范汉字编码:6430
  • 基本解释


    (鼉)
    tuó
    爬行动物,吻短,体长二米多,背部、尾部均有麟甲。穴居江河岸边,皮可以蒙鼓。亦称“扬子鳄”、“鼍龙”、“猪婆龙”。

    笔画数:20;
    部首:黽;
    笔顺编号:25125125121125125115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火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2636|2714.2
    [ 康熙字典 ]:页1525第07

  • 详细解释



    tuó
    【名】
    扬子鳄〖Yangtzealligator〗,钝吻鳄科的一种爬行动物(Alligatorsinensis),产于长江下游,是中国特产。亦称“鼍龙”,俗称“猪婆龙”
    (鱼鳖鼋鼍。)《墨子·公输》
    如:鼍更(鼍的鸣声);鼍鼓(鼍皮制成的鼓);鼍风鱼(传说中的鼍类动物)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嘼黾(shoumian)  [ 汉字部件构造 ]:口口田一口电
    [ 笔顺编号 ]:25125125121125125115
    [ 笔顺读写 ]:竖折横竖折横竖折横竖横横竖折横竖折横横折

  • 汉语字典解释

    [①][tuó]

    [《廣韻》徒河切,平歌,定。]

    亦作“1”。“鼍1”的繁体字。亦作“鱓2”。

    扬子鳄。也称鼉龙、猪婆龙。爬行动物。体长丈馀。背部与尾部有角质鳞甲。穴居于江河岸边和湖沼底部。其皮可以制鼓。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黽字部】 鼉; 康熙笔画:25; 页码:页1525第07(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
  •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下平五歌
    [ 粤 语 ]:to4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三】【黽部】 编号:8956
      鼉,[徒何切 ],水蟲。似蜥易,長大。从黽單聲。


  • 字源演变
    甲骨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