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shēng]

[shēng]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11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笙:11; )

  • 五笔编码:TTGF
  • 仓颉编码:HHQM
  • 四角号码:88105
  • UniCode:U+7B19
  • 规范汉字编码:2320
  • 基本解释


    shēng
    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笙歌。芦笙。笙管乐(yu?)。

    笔画数:11;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3112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吉凶寓意:吉 是否为常用字:是
    姓名学:姓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4册,第42部,竹部,121
    [ 故训彙纂 ]:1666|1744.4
    [ 说文解字 ]:编号2972,第05卷上,竹部第121字
    [ 康熙字典 ]:页879第29

  • 详细解释


    shēng
    【名】
    (形声。从竹,生声。本义:簧管乐器)同本义〖shengareedpipewindinstrument〗
    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说文》
    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尔雅》
    笙长四尺。——《风俗通》
    三人吹笙,一人吹和。盖小者。——《仪礼·乡射礼记》注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又如:笙弄(弄笙);笙簧(簧管乐器);笙咽(笙的音质失调);笙竽(笙和竽);笙匏(笙和匏);笙筑(笙和筑);笙暖(对笙簧加热,使音质清亮);笙籁(笙和籁。古管乐器);笙镛(亦作“笙庸”。古乐器名)

    笙歌
    shēnggē
    〖playingandsinging〗
    和笙之歌
    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笙管乐
    shēngguǎnyuè
    〖folkpipe-windmusic〗用民间管乐器演奏的音乐,以笙、笛子、唢呐等奏出主旋律,用鼓、钹、二胡、云锣等伴奏
    笙磬同音
    shēngqìng-tóngyīn
    〖unisonofmusicalinstrumentshengandchimestone〗指音声和谐。语出《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后比喻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
    笙磬同音,惟房与杜。——《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赞》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生(zhusheng)  [ 汉字部件构造 ]:竹生
    [ 笔顺编号 ]:31431431121
    [ 笔顺读写 ]:撇横捺撇横捺撇横横竖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shēng]

    [《廣韻》所庚切,平庚,生。]

    (1)管乐器名。由簧片、笙管、斗子三部分组成。簧片古时用竹制,后改用响铜;笙管为长短不一的竹管,于近上端处开音窗,近下端处开按孔,下端嵌接木质“笙角”以装簧片,并插入斗子内;斗子用匏、木或铜制成,连有吹口。有圆形、方形等多种形制,簧管自十三至十九根不等。奏时手按指孔,吹吸振动簧片而发音。能奏和音。是民间器乐合奏中的重要乐器。现经改革,有二十四簧笙、三十六簧键钮笙等,转调便捷,表现力更为丰富,除用于伴奏、合奏外,也用于独奏。

    (2)竹席;竹簟。

    (3)细小。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上】【竹字部】 笙;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879第29(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廣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耕部审二母,sheng
    [ 广 韵 ]:所庚切,下平12庚,shēng,梗開二平庚生
    [ 平水韵 ]:下平八庚
    [ 粤 语 ]:saang1sang1
    [ 闽南语 ]:seng1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五】【竹部】 编号:2972
      笙,[所庚切 ],十三簧。象鳳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大者謂之巢,小者謂之和。从竹生聲。古者隨作笙。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