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shā]

[shā]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10画

康熙字典笔画: ( 殺:11; )

  • 五笔编码:QSMC
  • 仓颉编码:KCHNE
  • 四角号码:47947
  • UniCode:U+6BBA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shā
    见“杀”。

    笔画数:10;
    部首:殳;
    笔顺编号:341234355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英语翻译

    kill, slaughter, murder; hurt; to pare off, reduce, clip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3册,第31部,殺部,1
    [ 故训彙纂 ]:1198|1276.1
    [ 说文解字 ]:编号1966,第03卷下,殺部第1字
    [ 康熙字典 ]:页585第11
    [ 汉语字典 ]:卷3页2157第01
    [   辞 海   ]:卷7页4340第2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殺)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杀殳(shashu)
    [ 笔顺编号 ]:3412343554
    [ 笔顺读写 ]:撇捺横竖撇捺撇折折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shā]

    [《廣韻》所八切,入黠,生。]

    “杀1”的繁体字。

    (1)杀戮。

    (2)死,致死。

    (3)死刑。

    (4)指流放。

    (5)克,战胜。

    (6)攻杀,战斗。

    (7)棋类术语。指围死或击败对方。亦泛指对弈。

    (8)灭,除去。

    (9)指熄灭。

    (10)伤害,败坏。

    (11)秋季阴气肃杀。

    (12)引申指草木枯萎。

    (13)田猎。

    (14)指猎获物。

    (15)收割;砍伐。

    (16)整治。

    (17)谓医治。

    (18)终止;收束。

    (19)死板,无可变动。

    (20)缚紧,勒紧。

    (21)压抑,抑制。

    (22)方言。刺激。

    (23)副词。用在谓语后面,表示程度之深。

    (24)用在谓语前,有很、甚之意。

    (25)突厥语shad的译音。也译作“設”、“察”等。突厥、回纥等族别部领兵者之称。

    [②][shài]

    [《廣韻》所拜切,去怪,生。]

    “杀2”的繁体字。

    (1)减省。

    (2)等差。

    (3)衰微,凋零。

    (4)指歉收。

    (5)消化;消耗。

    (6)细小。

    (7)裁去(多余的)。

    (8)古代套在尸体下肢上的布袋。

    [③][sà]

    [《集韻》桑葛切,入曷,心。]

    “杀3”的繁体字。

    (1)散落;散布。

    (2)古代为护城而设置的防卫据点。

    (3)枯干貌。

    [④][shì]

    [《集韻》式吏切,去志,書。]

    “杀4”的繁体字。通“弑1”。

    古指臣杀君、子杀父的行为。

    [⑤][shà]

    “杀5”的繁体字。通“煞2”。

    凶神,煞鬼。迷信谓人初死,其魄变为“殺”。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下】【殳字部】 殺;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585第11(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所拜切,去16怪,shài,蟹開二去皆生
    [ 平水韵 ]:去声十卦·入声八黠
    [ 唐 音 ]:*shrat,*shræ̀i
    [ 国 语 ]:shā,sà,shài,shè
    [ 粤 语 ]:saai3saat3
    [ 闽南语 ]:sat4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三】【殺部】 编号:1966
      殺,[所八切 ],戮也。从殳杀聲。凡殺之屬皆从殺。臣鉉等曰:《說文》無杀字。相傳云音察。未知所出。

     古文殺。
     古文殺。
     古文殺。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