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pú]

[pú]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20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6画 总笔画: 20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纀:20; )

  • 五笔编码:XWOY
  • 仓颉编码:VFOTO
  • 四角号码:22985
  • UniCode:U+7E80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古时官吏们在家所穿的衣服的下裳。



    古同“幞”。

    笔画数:20;
    部首:糹;
    笔顺编号:55444432224314311134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9册,第59部,糸部,145
    [ 故训彙纂 ]:1784|1862.3
    [ 说文解字 ]:编号8615,第13卷上,糸部第145字
    [ 康熙字典 ]:页942第13

  • 详细解释




    纀属
    púshǔ
    〖Potorous〗由普通的澳大利亚纀(或袋鼠)所构成的一属有袋类动物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糹僕(sipu)
    [ 笔顺编号 ]:55444432224314311134
    [ 笔顺读写 ]:折折捺捺捺捺撇竖竖竖捺撇横捺撇横横横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pú]

    [《廣韻》博木切,入屋,幫。]

    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所穿之衣深衣的下裳。

    [②][fú]

    [《集韻》逢玉切,入燭,奉。]

    同“幞1”。

    包帕,头巾。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纀; 康熙笔画:20; 页码:页942第13(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 音韵参考

    [ 广 韵 ]:博木切,入1屋,bu,通開一入東幫
    [ 平水韵 ]:入声一屋
    [ 粤 语 ]:buk6fuk6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三】【糸部】 编号:8615
      纀,[博木切 ],裳削幅謂之纀。从糸僕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