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ní]

[ní]

部首:部首笔画: 11画总笔画: 1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鯢:19; )

  • 五笔编码:QOVQ
  • 仓颉编码:NFHXU
  • 四角号码:27312
  • UniCode:U+9BE2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见“鲵”。

    笔画数:19;
    部首:魚;
    笔顺编号:3525121444432151135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9册,第16部,魚部,43
    [ 故训彙纂 ]:2585|2663.8
    [ 说文解字 ]:编号7580,第11卷下,魚部第43字
    [ 康熙字典 ]:页1472第37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鯢)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魚兒(yuer)
    [ 笔顺编号 ]:3525121444432151135
    [ 笔顺读写 ]:撇折竖折横竖横捺捺捺捺撇竖横折横横撇折

  • 汉语字典解释

    [①][ní]

    [《廣韻》五稽切,平齊,疑。]

    “鲵1”的繁体字。

    (1)动物名。属两栖纲。俗称娃娃鱼,亦名山椒鱼。体长约1米,皮肤黏滑,头扁圆,口大,四肢短小,尾呈鳍状,宜游泳,栖息于山溪中。

    (2)雌鲸。

    (3)小鱼。

    (4)通“齯”。谓老人齿落再生。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中】【魚字部】 鯢;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472第37(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
  • 音韵参考

    [ 广 韵 ]:五稽切,上平12齊,yí,蟹開四平齊疑
    [ 平水韵 ]:上平八齐
    [ 粤 语 ]:ngai4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一】【魚部】 编号:7580
      鯢,[五雞切 ],剌魚也。从魚兒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