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fú]

[fú]

部首:部首笔画: 3画总笔画: 8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6画 总笔画: 11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紱:11; )

  • 五笔编码:XDCY
  • 仓颉编码:VMIKE
  • 四角号码:23147
  • UniCode:U+7EC2
  • 规范汉字编码:4076
  • 基本解释


    (紱)

    古代系印纽的丝绳,亦指官印:印绂。玺绂。
    同“黻”。

    笔画数:8;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1354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1724|1802.2
    [ 康熙字典 ]:页944第25

  • 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本义: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绂的颜色依官位品级而不同)
    同本义〖silkribbon〗
    降尊就卑,怀玺藏绂。——《文选·张衡·西京赋》
    授单于印绂。——《汉书·匈奴传下》
    古代作祭服的蔽膝〖kneehide〗。缝于长衣之前。为祭服的服饰。周制帝王、诸侯及诸国的上卿皆着朱绂
    朱绂方来。——《易·困卦》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纟犮(siba)  [ 汉字部件构造 ]:纟又丶
    [ 笔顺编号 ]:55113544
    [ 笔顺读写 ]:折折横横撇折捺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fú]

    [《廣韻》分勿切,入物,非。]

    “绂1”的繁体字。

    (1)系官印的丝带。也代指官印。

    (2)蔽膝。缝于长衣之前,为古代天子、诸侯等礼服的服饰。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紱;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944第25(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集韻】【韻會】
  •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入声五物
    [ 粤 语 ]:fat1

  • 说文解字详解

    【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绂)


  • 字源演变
    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