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fù]

[fù]

部首:部首笔画: 4画总笔画: 9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5画 总笔画: 10画

康熙字典笔画: ( 祔:10; )

  • 五笔编码:PYWF
  • 仓颉编码:IFODI
  • 四角号码:34200
  • UniCode:U+7954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奉新死者的木主于祖庙与祖先的木主一起祭祀:“卒哭,明日以其班祔。”
    合葬:“周公盖祔。”

    笔画数:9;
    部首:礻;
    笔顺编号:452432124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1册,第3部,示部,26
    [ 故训彙纂 ]:1601|1679.2
    [ 说文解字 ]:编号0035,第01卷上,示部第26字
    [ 康熙字典 ]:页841第16

  • 详细解释



    【名】
    祭名。原指古代帝王在宗庙内将后死者神位附于先祖旁而祭祀〖ancientsacrificestoancestors〗
    卒哭明日以其班祔。——《仪礼·既夕礼》
    又如:祔主(以死者神位附祭于先祖);祔祀(在祖庙内后死者附于先灵下合祭);祔庙(祔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



    【动】
    合葬〖buryinthesametomb〗。如:祔穴(合葬的墓穴);祔葬(合葬);祔窆(合葬);祔次(合葬的序列)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礻付(shifu)
    [ 笔顺编号 ]:452432124
    [ 笔顺读写 ]:捺折竖捺撇竖横竖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fù]

    [《廣韻》符遇切,去遇,奉。]

    (1)祭名。原指古代帝王在宗庙内将后死者神位附于先祖旁而祭祀。

    (2)泛指配享、附祭。

    (3)合葬。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示字部】 祔;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841第16(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
  •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去声七遇
    [ 粤 语 ]:fu6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一】【示部】 编号:35
      祔,[符遇切 ],後死者合食於先祖。从示付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