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duǒ]

[duǒ]

部首:部首笔画: 3画总笔画: 9画

康熙字典笔画: ( 垜:9; )

  • 五笔编码:FESY
  • 仓颉编码:GNSD
  • 四角号码:47194
  • UniCode:U+579C
  • 规范汉字编码:
  • 基本解释


    duǒ
    同“垛”。


    duò
    同“垛”。

    笔画数:9;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531234


  • 民俗参考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10册,第13部,土部,37
    [ 故训彙纂 ]:422|0500.1
    [ 说文解字 ]:编号9008,第13卷下,土部第37字
    [ 康熙字典 ]:页228第09
    [ 汉语字典 ]:卷1页0441第01

  • 详细解释

    暂无汉字(垜)的详细解释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土朶(tuduo)
    [ 笔顺编号 ]:121531234
    [ 笔顺读写 ]:横竖横折撇横竖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duǒ]

    [《廣韻》徒果切,上果,定。]

    亦作“垜1”。

    (1)墙或某些建筑物的突出部位。

    (2)箭靶。

    (3)用泥糊或塑造。

    [②][duò]

    亦作“垜2”。

    (1)堆积。

    (2)整齐地堆积成的堆。

    (3)明代兵制名。明初定垛兵法,把军户三家编为一垛,其中一户为正,二户为贴。按三丁抽一以应军役。正户兵死,则由贴户抽丁补充。永乐初,改正户、贴户轮次更代,周而复始。

    (4)量词。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中】【土字部】 垜; 康熙笔画:9; 页码:页228第09(点击查看原图)
    【字彙】同垛。
  • 音韵参考

    [ 国 语 ]:duǒ
    [ 粤 语 ]:do2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三】【土部】 编号:9008
      垜,[丁果切 ],堂塾也。从土朵聲。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