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ài] [yì]

[ài] [yì]

部首:部首笔画: 3画总笔画: 13画

康熙字典笔画: ( 嗌:13; )

  • 五笔编码:KUWL
  • 仓颉编码:RTCT
  • 四角号码:68012
  • UniCode:U+55CC
  • 规范汉字编码:5469
  • 基本解释



    咽喉。


    ài
    〔嗌嗌〕笑声,如“一幸得胜,疾笑嗌嗌”。
    咽喉窒塞,噎。

    笔画数:13;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431342522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土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2册,第1部,口部,11
    [ 故训彙纂 ]:375|0453.5
    [ 说文解字 ]:编号0789,第02卷上,口部第11字
    [ 康熙字典 ]:页202第19
    [ 汉语字典 ]:卷1页0670第10
    [   辞 海   ]:卷2页8730第2

  • 详细解释


    ài
    【动】
    咽喉塞住〖choke〗
    嗌,噎也…秦晋或曰嗌。——《方言》
    嗌不容粒。——《谷梁传·昭公十九年》。
    又如:嗌喉(上吊身亡)
    另见yì



    【名】
    咽喉〖throat〗
    咽,又谓之嗌,气所流通,厄要之处也。——《释名》
    食之已嗌痛。——《山海经·北山经》
    使我嗌疾而腰急。——《列子·汤问》
    嗌于面尘,身无膏泽。——《素问》
    喻指交通要道〖vitalcommunicationline〗
    嗌者,扼也,扼要之处也。——《说文解字注》
    嗌喔〖soundofflattering〗。如:嗌呕(嗌喔。形容奉承取媚的声音)
    另见ài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口益(kouyi)  [ 汉字部件构造 ]:口丷一八皿
    [ 笔顺编号 ]:2514313425221
    [ 笔顺读写 ]:竖折横捺撇横撇捺竖折竖竖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yì]

    [《廣韻》伊昔切,入昔,影。]

    (1)咽喉。亦指咽头。

    (2)喻指交通要道。

    (3)见“嗌喔”。

    [②][ài]

    [《集韻》烏懈切,去卦,影。]

    (1)咽喉阻塞。

    (2)话语突然中断。

    [③][wò]

    [《集韻》乙角切,入覺,影。]

    笑声。参见“嗌3嗌”。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嗌;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202第19(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 音韵参考

    [ 广 韵 ]:伊昔切,入22昔,yi,梗開三入清影
    [ 平水韵 ]:去声十卦·入声十一陌
    [ 国 语 ]:yì,ài
    [ 粤 语 ]:aai3jik1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二】【口部】 编号:789
      嗌,[伊昔切 ],咽也。从口益聲。

     籒文嗌上象口,下象頸脈理也。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