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zhuō]

[zhuō]

部首:部首笔画: 3画总笔画: 11画

繁体部首:部首笔画: 4画 总笔画: 12画

康熙字典笔画: ( 涿:12; )

  • 五笔编码:IEYY
  • 仓颉编码:EMSO
  • 四角号码:31132
  • UniCode:U+6DBF
  • 规范汉字编码:4969
  • 基本解释

    涿
    zhuō
    〔涿鹿〕
    〔涿州〕地名,均在中国河北省。
    水滴。

    笔画数:11;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13533434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水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9册,第1部,水部,327
    [ 故训彙纂 ]:1272|1350.4
    [ 说文解字 ]:编号7272,第11卷上,水部第327字
    [ 康熙字典 ]:页628第27
    [ 汉语字典 ]:卷3页1644第05
    [   辞 海   ]:卷8页0430第3

  • 详细解释

    涿
    zhuō
    【名】
    水滴〖drop〗
    涿,流下滴也。——《说文》。段玉裁注:“今俗谓一滴为一涿,音如笃,即此字也。”
    水名〖ZhuoRiver〗。源出河北省涿鹿县涿鹿山
    涿州〖Zhuoprefecture〗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庄子·盗跖》。涿州属河北省。汉置涿县,为涿郡治所,唐改范阳县,明为涿州,1913年复改涿县,现又改为涿州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氵豕(shuishi)  [ 汉字部件构造 ]:氵豕丶
    [ 笔顺编号 ]:44113533434
    [ 笔顺读写 ]:捺捺横横撇折撇撇捺撇捺

  • 汉语字典解释

    [①][zhuō]

    [《廣韻》竹角切,入覺,知。]

    (1)扣击。

    (2)水名。源出河北省涿鹿县涿鹿山。

    [②][zhuó]

    [《集韻》直角切,入覺,澄。]

    (1)通“琢”。参见“涿2摩”。

    (2)通“燭”。阴器。《三国志·蜀志·周群传》:“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縣,特多毛姓,東西南北皆諸毛也。'涿令稱曰:'諸毛繞涿居乎?'”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夫惟涿爲陰器,故毁陰曰椓……今江南運河而東皆謂陰器爲涿,舌上音從舌頭音,讀如督。”一说,通“屬”。阴窍。见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释属》。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涿;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628第27(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 音韵参考

    [ 广 韵 ]:竹角切,入4覺,zhuo,江開二入江知
    [ 平水韵 ]:入声三觉
    [ 国 语 ]:zhuō,zhuó
    [ 粤 语 ]:doek3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一】【水部】 编号:7272
      涿,[竹角切 ],流下滴也。从水豖聲。上谷有涿縣。

     奇字涿从日、乙。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