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xū] [yù] [yū]

[xū] [yù] [yū]

部首:部首笔画: 3画总笔画: 6画

康熙字典笔画: ( 吁:6;訏:10; )

  • 五笔编码:KGFH
  • 仓颉编码:RMD
  • 四角号码:61040
  • UniCode:U+5401
  • 规范汉字编码:0420
  • 基本解释



    叹息:长吁短叹。
    叹词,表示惊疑:吁,是何言欤?


    (籲)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呼吁。吁天(呼天诉苦)。

    笔画数:6;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112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木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姓

  • 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02册,第1部,口部,134
    [ 故训彙纂 ]:319|0397.2
    [ 说文解字 ]:编号0912,第02卷上,口部第134字
    [ 康熙字典 ]:页174第14
    [ 汉语字典 ]:卷1页0575第07
    [   辞 海   ]:卷2页4850第4

  • 详细解释



    【叹】
    (形声。从口,于声。本义: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同本义〖oh〗
    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书·吕刑》
    吁!惊也。——《说文》
    王曰:“吁,来!…”——《史记·周本纪》
    吁!是何言欤?——《法言·君子》。注:“吁!骇叹之声。”
    又如: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吁咈都俞(吁咈,吁俞。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见《书·尧典》);吁嗟(表示忧伤或有所感;表示赞美)



    【动】
    叹息,叹气〖sigh〗
    香车辗尽关山日,弹罢琵琶只自吁。——《明珠记》
    又如:吁唏(吁嘘。嘘唏,叹息);吁气(叹气);吁嗟(哀叹;叹息);吁嗟(慨叹);吁然(感叹的样子);吁叹(叹息;哀叹);吁嘻(感叹)
    吐〖breatheout〗。如:吁呵(口中默念);吁吸(嘘气与吸气;呼吸);吁呼(指吐气);吁荼(谓散发出温暖之气);吁气(呼气,吐气)
    云何吁矣。——《诗·周南·卷耳》
    另见yū;yù

    吁吁
    xūxū
    〖pant;puffhard〗喘气声。如:气喘吁吁



    【象】
    吆喝牲口的声音
    另见xū;yù




    【动】
    呼天而告〖appeal;petition〗
    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书·召诰》
    又如:吁天(呼天而告);吁号(呼叫);呼吁(呼告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
    另见xū;yū

    吁求
    yùqiú
    〖suitandbeg〗呼吁并恳求
    吁求各界人士捐助救灾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口于(kouyu)  [ 汉字部件构造 ]:口于
    [ 笔顺编号 ]:251112
    [ 笔顺读写 ]:竖折横横横竖

  • 汉语字典解释

    [①][xū]

    [《廣韻》况于切,平虞,曉。]

    [《廣韻》王遇切,去遇,云。]

    “呼3”的被通假字。

    (1)叹词。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

    (2)叹息;赞叹。

    (3)忧愁。

    (4)惊,惊动。

    (5)吐。

    (6)自得貌。参见“吁吁”。

    [②][yū]

    喝止牲口声。

    [③][yù]

    “1”的简化字。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吁; 康熙笔画:6; 页码:页174第14(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
  • 音韵参考

    [ 上古音 ]:鱼部晓母,xiua
    [ 广 韵 ]:況于切,上平10虞,xū,遇合三平虞曉
    [ 平水韵 ]:上平七虞·上声七麌·去声七遇
    [ 唐 音 ]:xio
    [ 国 语 ]:xū,yù
    [ 粤 语 ]:heoi1
    [ 闽南语 ]:hmh4,ng5

  • 说文解字详解
    【卷二】【口部】 编号:912
      吁,[況于切 ],驚也。从口于聲。


  •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