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汉语古籍 传承国粹精华

[lóu]

[lóu]

部首:部首笔画: 6画总笔画: 15画

康熙字典笔画: ( 螻:17; )

  • 五笔编码:JOVG
  • 仓颉编码:LIFDV
  • 四角号码:59144
  • UniCode:U+877C
  • 规范汉字编码:5926
  • 基本解释


    (螻)
    lóu
    〔蝼蛄〕昆虫,褐色,有翅,前脚强化为挖掘足,能掘地,咬农作物的根。亦称“天蝼”、“蛞蝼”、“土狗”;简称“蝼”,如“蝼蚁”(用以代表微小的生物,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螻)

    笔画数:15;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431234531


  • 民俗参考

    汉字五行:火 是否为常用字:否
    姓名学:非姓氏

  • 索引参考

    [ 故训彙纂 ]:2027|2105.8
    [ 康熙字典 ]:页1092第21

  • 详细解释



    lóu
    【名】
    (形声。从虫,娄声。蝼蛄。一种对农作物有害的昆虫)
    同本义〖molecricket〗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悲鸣。——《古诗十九首》
    又如:蝼蚓(蝼蛄与蚯蚓);蝼蚁得志(比喻小人得志);蝼蚁之诚(自谦微诚之辞)
    谓肉有臭味如蝼蛄〖molecricket’ssmell〗。如:蝼蛄疮(瘰疠)



    lóu
    【动】
    谓被蚁蛀蚀〖eat;borethrough〗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吕氏春秋》

    蝼蛄
    lóugū
    〖molecricket〗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通称“蝲蝲蛄”,有的地区叫“土狗子”
    蝼蚁
    lóuyǐ
    〖molecricketsandants—nobodies;nonentities〗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
    夫吞舟之鱼大矣,荡而失水,则为蝼蚁所制。——《韩诗外传》
    蝼蚁之力
  • 字形结构

    [ 首尾分解查字 ]:虫娄(chonglou)  [ 汉字部件构造 ]:虫米女
    [ 笔顺编号 ]:251214431234531
    [ 笔顺读写 ]:竖折横竖横捺捺撇横竖撇捺折撇横

  • 汉语字典解释

    [①][lóu]

    [《廣韻》落侯切,平侯,來。]

    “漏2”的被通假字。“蝼1”的繁体字。亦作“蝼1”。

    (1)蝼蛄。

    (2)谓被蚁蛀蚀。

    (3)谓肉有臭味如蝼蛄。

    (4)古囿名。春秋时晋君畜养禽兽之所。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中】【虫字部】 螻;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092第21(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落侯切【集韻】郞侯切【正韻】盧侯切,
  • 音韵参考

    [ 平水韵 ]:下平十一尤
    [ 粤 语 ]:lau4

  • 说文解字详解
    【卷十三】【虫部】 编号:8786
      螻,[洛矦切 ],螻蛄也。从虫婁聲。一曰
  • 字源演变
    小篆楷体
版权所有©学霸图书馆   网站地图 滇ICP备2023006467号-48